电磁兼容小小家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yuyu332000

请教为什么把30MHz作为RE与CE的分界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3 21: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30MH这个特殊点传导和辐射表现出来的值相差20dB以上
发表于 2008-11-16 19: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30M时候波长10米
1/6的话是一米多点
实验要求的线长是1米

明白点什么了吗?
发表于 2008-11-18 09: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我要整改2008-11-16 19:34发表的“”:
30M时候波长10米
1/6的话是一米多点
实验要求的线长是1米

明白点什么了吗?

1/6?
1/4吧.
1/4λ有很好的天线效应,10/4=2.5m,加上介质影响,实际小于2.5m,所以取30M为分界点. [s:27]
发表于 2008-11-25 20: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多谢!学习了,终于有所明白 [s:24]
发表于 2008-12-10 17: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2楼意见
发表于 2008-12-11 09: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教了!~~~~~~~~
发表于 2009-1-10 01: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是绝对就以30MHz为分界点,看过一些实验室的资质证书有把CE往1GHz上测的。
发表于 2009-5-10 23: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加这个讨论,这样大家才会更明白.
发表于 2009-7-10 22: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說喔,以下信息僅供參考,因為我的年紀沒那麼老...... [s:28]

在數十年前在定義輻射測試的時候主要是餵了保護"無線接收裝置"不被干擾,一般環境中最多最多的無線接收裝置是什麼勒?? ------>就是收音機跟電視機啦(還黑白的哩),
那些專家學者經過數種最常干擾到接收裝置的設備進行測試及統計,例如汽車所產生的干擾,當電視機或是收音機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將汽車等干擾裝置慢慢靠近電視機(就是待測設備EUT啦),當電視機出現被干擾的時候距離差不多是10米左右,經統計下來的結果則訂出測試距離為10米.

另外也參考了當時的建築設計大多為3~4樓的房子也約10米高度,故確認10米最終測試距離.
其實還挺有道理的,由此可知EMC就是在保護產品與產品之間的相互干擾.....

若以上述距離10米計算與波長的關係,不就是30MHz了嗎?所以已30MHz為分界.

最後.......版主,我已經很努力回帖了,幫我加個威望吧 [s:19]  [s:19]  [s:19]
发表于 2010-1-7 15: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定义分为30MHz前和30MHz后是有历史原因的。
简单说来,在50年代以前,工程人员都是主要采用端电压的测量方法来判断产品的干扰。当时研究的频率范围主要是高频段以下,即30MHz以下频段。
而通常30MHz-300MHz是我们常说的甚高频段,即VHF段,由于CISPR定义范围为逐渐递增的,所以现在才逐渐的扩展到UHF段,SHF,甚至EHF段。
关于测试设备的能力也是逐渐递增,关于这点,可以参考CISPR16-3 后续的背景与历史部分。这样能更清晰的把握EMC的发展历程。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电磁兼容网 电磁兼容小小家 EMC工程师家园 电磁兼容(EMC)小小家学习园地

GMT+8, 2024-6-17 19:45 , Processed in 0.097747 second(s), 1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