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小小家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06|回复: 10

静电放电模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9 14: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伙计,请登录,欢迎回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们平常所说的静电放电发生器用来测试静电放电干扰度试验GB/T17626.2它是模拟哪种静电放电模型呢?

根据我所了解,它分为两种:
一、普通静电放电发生器,它主要是模拟人体金属ESD模型。如:型号:ESD-20,它就是模拟这种模型。
二、半导体静电放电发生器,它主要是模拟人体模型HBM或机器模型MM,如:型号:ESD-606A它可以通过阻容套件来更改模式...

1.人体金属ESD模型(场增强ESD模型)
场增强模型或人体金属模型是用来描述人体通过手握金属工具如镊子等的放电模型。由于静电场集中在工具的最尖处,所以有效放电电阻减小。这种模型电阻为350Ω~500Ω,电容与人体模型的电容相等。由于时间常数正比于电阻,其主要的区别在于这种模型的低电阻引起的放电电流上升和下降时间较快。

2.机器模型(MM)
机器模型因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也叫日本模型。与家具模型不同的是它主要由200pf电容串非常低的电阻(<10Ω)代替通常串联的电阻构成。机器模型的典型代表如带电绝缘的机器人手臂、车辆、绝缘导体等。机器模型放电的波形与预料的家具模型波形相似,不同的是带电电容较大。典型的机器模型对小电阻(<10Ω)放电的波形, 峰值电流可达几百安培,持续时间(决定于放电通路的电感)为几百纳秒。

3.家具ESD模型
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除人体ESD模型外,家具ESD模型也是最为常见的ESD模型。家具模型是代表与地绝缘的金属椅子、手推车、工具箱等家具ESD的放电模型。早期的主要研究是测量典型家具的电容和放电电流。其电容大约在几十至135PF左右。 家具放电的主要特点是低的阻抗(15-75Ω), 串联电感大约在0.2-0.4mH, 因此这导致欠阻尼振荡。对于2000V的放电,其电流波形上升时间大约在1-8nS之间,半周期(第一个峰值电流与第一个反相峰值电流之间)在10-18nS。放电能产生非常大的电流。

4.带电器件CDM模型
1974年Speakman提出了因器件本身积累静电而迅速放电造成元件,如一个集成电路损坏的可能性。这类失效从此称为带电器件失效模型。例如从非防静电的包装袋内取出集成电路并把它放在导电平面时发生的ESD。由于带电器件模型在装配与测试中成为主要的失效模型,所以这种模型在1980年进行了许多论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模拟双列式封装(DIP)管的处理产生的摩擦起电导致大部分静电积累在引线上。管脚上电荷的典型值为3nC,塑料包装上的电荷小于0.2nC 。这表明大部分电荷就象在导体上一样可以移动。通常情况下,器件为集成电路、混合器件或其它对地有电容的组件。

5.人体模型(HBM)
人体静电是引起火炸药和电火工品发生意外爆炸的最主要和最经常的因素,因此国内外对电火工品的防静电危害要求都是以防人体静电为主,并建立了人体模型(Human Body Model - HBM),HMB是ESD模型中建立最早和最主要的模型之一。人体能贮存一定的电荷,所以人体明显地存在电容。人体也有电阻,这电阻依赖于人体肌肉的弹性、水份、接触电阻等因素。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电容器串一电阻是较为合理的电气模型。过去有许多研究试图确定典型人体的这些参数的适当取值。通常把电容器串联一电阻作为人体模型。早在1962年,美国国家矿务局[ ]测得22人次人体电容范围为95~398PF,平均电容值为240,100次试验测得手与手之间的平均电阻为4000Ω。这些数据为建立了人体模型起了一个好的开端,做过一些修改之后,用在电子工业中建立早期的模拟电路。测得人体电容值的范围为132-190PF。人体电阻值为87-190Ω。为了求得一致,美国海军1980年提出了一个电容值为100PF,电阻为1.5kΩ的所谓“标准人体模型”。这一标准得到广泛采用,但在后来也遇到一些问题。

6.其它模型
场感应ESD模型 :器件、组件或绝缘导体上因静电场感应会造成ESD损坏。放电后留在敏感部件上极性相反的电荷在离开外电场后又有可能存在放电的双重危险。即当这部件在以后接地时存在着第二次ESD事件的可能性。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场感应模型除电场的作用之外,还必须有放电才能造成危害。所以“场感应/放电”这个术语更能准确地描述这种模型。
电容耦合ESD模型:McAteer描述了几个与前述所有模型不同的失效模型—电容耦合模型(CCM)。这种模型以电容耦合的带电源到敏感器件节点的ESD失效。这种模型的电路有几种形式:(a)人体电容耦合模型,(b)人体金属电容耦合模型,(c)带电器件电容耦合模型(与场感应电容耦合模型相同)。(d)机器模型电容耦模型。这几种CCM的重要性是当通过器件的通路不明显时就能使器件失效的微妙方式。应该注意的是CCM放电不是简单地由于分布电容的存在而发生。只有当通路包含敏感元件时,放电才发生。事实上,电容在直流时呈现出无限的阻抗而随着频率升高时阻抗减小。
悬浮器件ESD模型:有时人们会在参考文献中遇到悬浮器件模型。这种模型已用在含器件处在不接地(即悬浮)中研究ESD试验方法。通常这模型简单地描述为悬浮器件受到人体模型冲击。理论上,这器件对地有无限的阻抗。实际上,悬浮器件对地有分布电容,分布电容的大小决定于模型中许多未定的参数。悬浮器件模型认为是ESD模型的CCM附属模型中微不足道的例子。仅在分布电容确定后才值得考虑。
瞬时感应ESD模型:瞬态如火花放电或其它带电体放电能引起如计算机的数字系统短暂干扰。特别是微处理器易受干扰。这种模型实验上与静电电磁辐射模型类似,代表了一种严重的问题。在后面要专们讨论有关静电电磁辐射模型。
文章来自:http://www.sztest.cebiz.cn
发表于 2006-10-11 18: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ESD方面的实在太多
 楼主| 发表于 2006-12-7 16: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也可以发表一下.
发表于 2006-12-15 19: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益非浅,EMC我实在是太欠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0 16: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EMC懂的也不多,希望大家多多沟通!
发表于 2007-10-2 20: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有一个放电网络是100pF、1500欧的。不知道是模拟那种情况。但很郁闷的是没有办法计量波形,只能计量电压
发表于 2007-10-6 20: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100pf.1500欧姆的是人体模型. 是MIL-STD-883E中的一种模型,883E中主要说了四种模型,其中主要考核的一种就是人体模型,还有一种是200PF,0欧姆的机械模型, 人体模型的脉冲前沿在2ns-10ns之间, 其中对应的峰峰值的电流值,不记得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14: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机器模型也就是日本人提出来的,也称日本模型,。
发表于 2007-11-21 18: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GB/T17626.2或IEC61000-4-2模拟的只是人体模型HBM,它是模拟设备在使用(操作)过程中人体放电对设备的干扰。
在ESDS器件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上面提到的各种模型(MM、CDM、HMM、FM等)都有可能造成器件降级或永久性损伤,都是要考虑到的。
发表于 2010-6-18 09: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在汽车电子零部件测试中,不知属于那种模型?
另外,测试的放电模块好像和楼主描述的不太一致,能否分析一下!
谢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电磁兼容网 电磁兼容小小家 EMC工程师家园 电磁兼容(EMC)小小家学习园地

GMT+8, 2024-4-29 10:54 , Processed in 0.116015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